“经过四天的努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刘的腿基本上保住了。下一步是防止继发性组织坏死,保持腿的功能。”长沙市自建房屋倒塌幸存者治疗专家、湘雅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罗玲告诉《健康客户》记者。
伤情变化迅速。每半小时观察一次血液循环的变化
5月2日晚,在长沙自建房屋倒塌现场,第八名被困人员小刘获救。当时,她的腿被重物压住,无法移动。“女孩的腿被压了79个小时。时间太长了。整个左脚都没有血液供应,右脚的第四和第五指几乎没有血液供应。脚踝到整个脚都没有血液供应。情况非常紧急,随时都有截肢的风险。”罗玲说。
5月2日晚,第八名被困人员获救。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罗玲和现场救援队第一次采取了紧急措施,他们认为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双腿。“这孩子太小了。他只有19岁。如果他真的想截肢,很难想象如何度过余生。”
住院后,小刘的伤势变化迅速,出现多发性静脉危象,左脚明显发绀,四肢严重水肿,有坏死的危险。罗玲告诉记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判断有轻微偏差,四肢可能得不到保护;挤压伤后横纹肌溶解症和大量坏死组织未及时清除可能导致功能衰竭,最终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罗玲和同事们立即为小刘采取了减压措施。考虑到小刘的伤势充满不确定性,她不得不每半小时观察一次她的血液供应变化。罗玲和他的同事在病房里连续睡了四天。“伤者的组织水肿和血管危象就像洪水一样。它们一浪接一浪,经常发生在深夜。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我们将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些天左右。”
双腿基本上得到了保护。下一步是防止继发性坏死
“现在伤者双脚的血液循环已经恢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腿部基本得到了保护。”罗玲说,连续四天,他和同事们都在观望,每半小时必须观察和处理动静脉危象和组织水肿。5月7日情况好转后,只需三到四个小时即可观察一次。
罗玲告诉记者,小刘非常害羞,一直担心麻烦的医护人员。她有700度的高度近视。在受伤过程中,她的眼镜丢了,她看不清楚。罗玲发现她有一副新眼镜。
“戴上眼镜后,女孩非常高兴,心情也好多了。”罗玲说,良好的情绪在后续治疗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损伤的恢复。
虽然小刘的腿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但他们仍然有肌肉组织继发性坏死的风险。罗玲告诉记者,足部保护只是第一步,最终目标是保护功能,实现双腿行走,恢复正常生活。“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从内科、外科、营养和心理康复三位一体的治疗计划,以尽可能地恢复功能。”
10名幸存者大部分情况稳定
据长沙报道,53人在自建房屋倒塌中丧生,10人获救。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获救的10人中,除1人重伤外,其余9人正在积极救治,情况相对稳定。“其中一人骨盆骨折,伤者乐观;另一人小腿粉碎性骨折,手术在抢救当天已成功完成;其他几名伤者的情况仍在观察中。”
“我希望小刘在积极治疗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双腿功能,回到学习和工作的理想状态。”罗玲说。